小班音乐教案模板9篇

小班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理解儿歌内容,并能用肢体动作加以表现。

2.学习接抛皮球。

3.提高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皮球、藤篮。

活动过程

1.出示一篮不同颜色的小皮球,让幼儿自由选取,尝试把球轻轻掷向地面和用力掷向地面,感受球触地反弹的不同结果。

2.老师念儿歌《小皮球》,一边掷皮球,让皮球触地弹跳,配合儿歌内容:

儿歌:小皮球

小皮球,真奇妙,

拍一拍,跳一跳,

拍得高,跳得高,

拍得低,跳得低。

3.请幼儿拿着皮球站立,一起说儿歌。说前四句时,双手叉腰,按节奏跳跃。第五句,伸出右手做用力拍球状。第六句,双手叉腰,使劲跳两下。说第七句时,伸出右手做轻拍球状。第八句,双手叉腰,轻跳两下。

4.请幼儿想想皮球除了拍外,还能怎么玩?根据幼儿的想法改动歌词,例如“推一推”、“滚一滚”、“扔一扔”等,并一起配合新歌词做动作。

总结分享

请幼儿说说怎样拍球,球才会跳得较高。

活动评价

1.喜欢说儿歌。

2.能拍皮球和接抛皮球。

活动建议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拍皮球、接抛皮球的熟练性和准确性。如以家庭为单位组织“拍皮球大赛”,在限定时间内谁拍的数量总数最多便为冠军,可封为“皮球之家”的光荣称号。

小班音乐教案篇2

活动名称:《兔子音乐会》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结构与节奏,掌握小兔“跳、蹦”两个基本动作。

2、大胆探索创编木偶小兔的动作,并能合着音乐节奏运动。

3、享受游戏情景营造的快乐,发展空间协调能力和结伴交往游戏的能力。活动准备

1、老师课前把兔子头饰做好。(用神秘袋装好)

2、DVD,U盘,实物(兔子),兔子舞音乐,节奏鲜明的劲舞音乐。

3、事先请一老师扮演兔姐姐。

4、活动室布置成大森林

活动过程

1、在《郊游》音乐中师生一起出场

幼儿随意坐下欣赏音乐,感受快乐情绪。(幼儿自由做动作,如拍手、拍腿等)

2、探索创编兔子的动作。

师:今天班上来了一位小客人和小朋友一起上课玩游戏,开不开心啊?

出示神秘客人“小兔子”,让小朋友观察小兔子的特征,那个宝宝能学学小兔子是怎样跳的呢?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学习。下面的宝宝认真观察。

师:让我们都变成小兔,起来跳跳吧。小兔子变变变——幼儿做出兔子的造型。幼儿创编兔子的跳跳动作,全体幼儿表演兔子舞。

师:我们都已经变成了小兔子,让我们来跳兔子舞吧!老师请到的小兔就是领头人,请他到中间表演小兔的动作,其余小兔模仿他的动作。

以“领头人”的方式,幼儿随音乐舞蹈一次。

3、用“兔姐姐”教学的方式,学习小兔跳、蹦两个基本动作。师:“刚才X小兔的动作特别有节奏,有精神。”幼儿跟着学。

师:今天我们班还来了一位客人来和小朋友一起玩哦,我们请他出来吧!兔姐姐带着头饰神秘出现,(用跳、蹦基本动作出场)。

师:“你好,兔姐姐!”

兔姐姐:“你好!小兔子们。”

师:“兔姐姐,你去哪里呀?”

兔姐姐:“我要去参加兔子音乐会啊,你们看我正在练习。”

师:“太棒了!你能不能带我们一起去呀?”

兔姐姐(做思考状):“行是行,可是你们学会兔子跳了吗?”请幼儿上来学兔子跳。学习第一个基本动作:兔跳。

兔姐姐:对了,兔子跳是用脚尖轻轻地跳,低低地跳,像我这样。还要有节奏,老师示范:幼儿自由练习。

学习第二个基本动作:兔子蹦。

兔姐姐:“小兔子们跳的真不错,如果再加上兔子蹦起来的动作就更好看了,”教师示范:

“如果你们学会了这个动作,就可以去参加兔子音乐会了。再见!”(兔姐姐下)师带幼儿伴乐自由练习。

4、出示神秘袋

师:“小兔们真棒!这么快就把兔姐姐教给我们的动作学会了。我们马上就要去参加兔子音乐会了。对了,刚才兔姐姐对我说,我们去之前还得化化妆打扮的漂亮才能参加兔子音乐会,不然就参加不了音乐会。可是怎么化呢?哈!有了。

我请我的百宝袋帮帮忙!打开看看,哇,这是什么啊?(小兔子)

5、进一步熟练韵律动作,享受游戏情景的快乐。

师生戴上头饰:“现在,让我这个兔子姐姐带你们去参加兔子音乐会吧。不过天黑了,森林里可能会迷路,小兔千万不要掉队!”

众幼儿用基本动作组合成韵律动作前行。

师:终于来到目的地了,让我们到大草地上找个位置,等待音乐会的开始吧。”录音机传来有魔力的声音《可以请个别老师来扮演声音》:“哈哈,亲爱的兔子朋友们,兔子音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在今天的舞会中,我们将选出跳的最棒的小兔子,作为我们的小舞星,并为他戴上最美丽的红花。好!让我们随着音乐尽情地跳起来、动起来、扭起来吧!”

劲舞音乐响起,众幼儿表演创编的木偶兔子的各种舞蹈动作。

有魔力的音乐再次响起,幼儿邀请客人老师共舞.

师:孩子们,时候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听音乐下场离开活动室》

班级:启明小二班

授课人:王清花

日期:20xx-10-18

小班音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感受歌曲的强弱变化,掌握××∣×××∣的节奏型。

2、引导幼儿学唱歌曲,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鼓、小鼓各一面,鼓槌;图谱;乐曲《春天》、《春天在哪里》录音磁带。

2、事先排好律动,学会练声曲《春天真美丽》。

3、幼儿成半圆坐好,中间空出空隙。

4、钢琴伴奏,黑板、夹子、遮盖布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师:"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出来唱歌跳舞了,我们也来唱歌跳舞吧。"(幼儿听《春天》的音乐做律动,并找个位置坐好。

二、练声《春天真美丽》。

师:"小朋友,春天美吗?我们一起来唱《春天真美丽》吧!"(教师弹琴,引导幼儿练声。)

三、学唱新歌。

1、教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帮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师:"春天真美丽,小朋友在春天里唱歌跳舞真快乐,大鼓小鼓也来唱歌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唱了些什么?"2、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图谱的含义。

3、引导幼儿边看图谱边演唱歌曲。

4、出示大鼓小鼓,帮助幼儿感受歌曲的.强弱,引导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5、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强弱。

6、引导幼儿跟着鼓声来唱歌。

四、放音乐《春天在哪里》,引导幼儿到教室外面去寻找春天,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唱得真不错!现在老师就把大鼓和小鼓放在我们的音乐区,等一下,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来这里一边敲鼓一边唱歌,好吗?""小朋友你们看,春天来了,美丽的花儿开放了,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到外面去寻找春天吧!"

小班音乐教案篇4

设计思路:

1.教师通过游戏化的情景,引导幼儿根据游戏情节“开汽车”,教师通过简单有趣的开车动作感受欢乐的音乐,帮助幼儿学会倾听,当听到音乐中停顿的地方时,能及时停止保持不动的姿势。

2.活动前,可以请家长带着孩子乘坐汽车,在行车时告诉孩子们一些简单的交通规则以及认识停车场标志。

3.在刚开始游戏的时候,教师可请配班教师做交通警察,利用红绿灯提示幼儿开始和停止,待幼儿熟悉后,再让幼儿倾听音乐进行游戏。

一、活动目标:

1.能感受音乐中开始和停止的变化,并跟随着音乐节奏做出相应动作。

2.通过肢体表现开车、停车、倒车,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3.知道有序开车才是一个文明的小司机。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会听音乐玩开汽车的游戏。

难点:辨别开始、停止、回车库的音乐。

三、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汽车,知道红绿灯与停车场地标志“P”。物质准备:奥尔夫音乐《开始和停止》、红绿灯指示牌。

四、活动过程:

(一)律动《开小车》入室,引起幼儿兴趣。

1.让幼儿讲述开车时都应该遵守那些交通规则?

师:孩子们我们要到公园去郊游,开着小车和我一起出发吧!(教师请幼儿自由回答)

师:好,现在开着你的车,准备好了吗?对了,我们开车要遵守什么?对,要遵守交通规则,慢慢开,不超速不撞车,注意看好红绿灯哦!小朋友准备,开车!(用红绿灯牌开车就是为了给下面的音乐游戏做铺垫,让孩子提前感受活动突然停止的感觉,在接下来的环节使幼儿能更快适应音乐,跟上节奏。)

师:公园到了,现在请把你的小汽车停到自己的车库(就是自己的小椅子),来,

跟着老师倒车,老师已经停好了哦!你们呢?

(二)欣赏音乐《开始和停止》

1.幼儿欣赏音乐,感受连续和停顿的节奏。

(1)师:接下来我们来听听这首曲子有一些什么很特别的地方?请你找找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请幼儿边做开车的动作边感受音乐。

(3)提问:你找到曲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了吗?

(4)小结:这个特别的地方是就停顿,音乐停顿的地方就像我们开车的时候停下来一样??

(5)和幼儿一起听音乐再次做开车的动作感受停顿,启发幼儿停顿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停车的动作。

2.师幼共同讨论开车在什么情况下要一会儿停下来一会儿继续。

(三)跟随音乐进行游戏。

1.利用红绿灯提醒的方法,跟随音乐进行第一次游戏。

(1)师:接下来,我们要开车到更远的地方去玩了,在路上我们会碰到一些红绿灯,音乐停顿的时候就是红灯,请你们记住一定要认真听音乐。音乐停止时,小汽车就不能动了。如果没注意听清楚的话,旁边的红绿灯会告诉你们现在应该开车还是停车。

(2)第一次游戏结束,师幼共同讨论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并小结。

2.跟随音乐进行第二次游戏。

师:警察叔叔夸小朋友们都是很棒的司机能看红绿灯开车,可是刚才开车的时候小车门没有排队,结果塞车了。如果我们的小司机能够一个跟着一个,那么一定不会塞车的。大家开着自己的小车,一个跟着一个,出发去玩喽!

(四)延伸活动:

开展有关汽车的主题活动,让幼儿更加了解一些相关的汽车常识。

小班音乐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乐意听音乐并随音乐做动作的习惯。

2、引导幼儿随音乐表现并模仿解放军的动作。

3、引导幼儿感受进行曲的力度和均匀的节奏。

(二)活动准备:

1、在电视上看过解放军的操练。

2、解放军的图片、录音机、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我是解放军》。

2、音乐欣赏《这是小兵》。

①出示解放军的图片,听音乐,欢迎解放军的到来。

②请幼儿欣赏音乐《这是小兵》,教师引导幼儿随乐曲有节奏地拍手,熟悉旋律。提问:听了这音乐曲,你们想干什么?

③引导幼儿随音乐表现小兵的动作。

引导幼儿讨论:解放军叔叔是怎么走路的?(如:很有精神地踏步走)解放军叔叔是怎样打敌人?(如:开枪、打炮)等,并请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

④幼儿随音乐练习。

3、听音乐表演《我是小兵》。

教学反思:

1、导入环节

本课的导入,我考虑到小班幼儿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了丰富的内容,强调幼儿的参与,重在激发和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播放乐曲《这是小兵》让幼儿来模仿解放军叔叔,让其充分表现自我,通过身心愉悦的活动,引出音乐课内容《这是小兵》,为本课的音乐欣赏和表演做好铺垫,这一环节的效果还不错。

2、教学环节反思

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也是音乐艺术时间重要的过程。我认为在音乐欣赏课堂中必须设计“听”的环节,分层次,有目的的让幼儿听,让幼儿充分地感受音乐的美,能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发幼儿对音乐的“弥散性”让孩子们学会歌曲,因此,我让他们听“歌词内容”、听“情绪”边听边创编动作,但是有些失败,因为他们虽然很多都听过《这是小兵》,但歌词记得并不熟,而毕竟小班的孩子能力还是有限的,缺少老师的引导他们也很难再有更深一步的进度,因此,我觉得在我的思维目标中给他们的定位过高了一点,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我还应该更多考虑一下孩子们的实际水平和掌握程度,应先让孩子们在非常熟悉歌曲后再进行下一步要求。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我想,只有不断地反思、总结、修改,才会不断地进步。

新《纲要》中强调:幼儿艺术活动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改变幼儿被驱使进行艺术活动的被动地位;强调幼儿艺术教育对儿童自身的影响作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改变使艺术成为技能训练和表演的功能,强调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表现。

这次的教学活动,我深感到教师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让所有的孩子都体验成功的乐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严格遵循《纲要》的教学理念,将音乐活动渗透于一日生活,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感受学习音乐。

小班音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歌曲,学唱歌曲。

2、想象自己是棉花糖,用肢体动作表现棉花糖的柔软形态。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钢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我爱我的幼儿园》、《我爱我的小动物》

2、律动练习,《生活模仿动作》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棉花糖引出课题。帮助幼儿了解棉花糖的特点提问:“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呀?你们吃过它吗?它是硬的还是软的呢?对了是软软的……..。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做《我是棉花糖》。小朋友先听老师唱一边。

2、教师范唱一遍歌曲。

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要求幼儿完整回答歌曲名字一遍)

3、教师边弹琴边演唱歌曲一遍。小朋友们你们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

4、请小朋友跟随教师一起按节奏念歌词。

5、请幼儿跟随教师整首学唱歌曲两编。

6、放录音请幼儿和教师一起拍手演唱歌曲。

7、请幼儿跟随琴声再次演唱歌曲。

三、结束部分

歌曲《庆祝节日咚咚锵》

教学反思:

今天我在教研组中上了开学以来的第一堂公开课,心里比较激动。由于是借班上课更是让我不知所措。但是我活泼开朗的性格还是让我用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了,小5班的小朋友还是比较配合的,而且在上课的过程中给了我很多的快乐。就这样我的一节课很顺利的下来了,本来以为小班的音乐课还是很难把握好的,因为都比较兴奋激动,喜欢乱跑,有时候还要收不回来。还好课很顺利的上下来了,但是在过程中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